前段时间,因“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犯被抓引发的热议似乎还未完全平息,就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要落下帷幕的6月8日当天,在不同的两个城市先后发生的校园故意伤害案件又让人震惊不已,这两起案件分别是衡水一考生被同学捅了一刀死亡,潍坊一考生被前男友刺脖而亡,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四个家庭在高考之后迎来的不是人生的转折而是永远的悲痛。与此相比,考试成绩、上名校是多么苍白无力!
其实,近些年,经媒体报道的案件中,如果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行凶案会时不时地映入眼帘:
“年,大学生胡安戈沉迷网络游戏挥霍5万元毒杀父母”、
“年大学生药家鑫撞到路人,又连捅其八刀致其死亡”、
“年,一对年仅15岁的孪生姐妹因父母管教过严,最终用剧毒将父母毒死”、
“年,高三学生罗某杰因未完成作业与班主任发生冲突,将班主任刺死”
……
所有案件的凶残程度和低龄化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除了行凶案件也不乏自杀事件,有专门机构就曾做过关于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自杀是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大学生自杀率是一般同龄人的2-4倍。而中学生自杀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4月,发生在上海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