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的脑部,使病人发生半身偏瘫;发生在脊髓使病人发生下半身截瘫;可以发生在周围神经使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颅神经以及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往往可以使多个神经系统同时受累。
2末梢神经的病变最常见的末梢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肢体远端的足部和手指麻木、刺痛、发凉和感觉异常,如烧灼感、蚁走感(有如蚂蚁在皮肤上爬动),对冷热刺激的过敏或感觉迟钝,严重时走路如踏棉花,下楼梯时举步不稳,肢体无力,走路时鞋掉了也不知道。
如果四肢肌肉萎缩(小腿瘦细)说明病变已累及运动神经,此时往往病人下肢的大血管伴有严重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患者如果头颅神经受累,可以引起如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额部、面颊皮肤发生电击样的疼痛。动眼神经病变表现为复视(看东西成双),眼睑下垂。一侧面神经病变表现为口眼及面部歪斜。病人出现耳聋耳鸣,可能是内耳听神经受累所致。
3植物神经病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病变,可引起内脏的功能发生紊乱。如胃肠神经受累,病人可表现为胃瘫(即进食后上腹饱胀、恶心、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呕吐)、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支配膀胱的神经发生病变,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多,严重时可发生尿潴留,甚至引起输尿管和双肾的积水,引发肾功能不全。
生殖器官神经病变可引起性功能减退,严重者发生阳痿。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常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塞和持久的心动过速,休息、睡眠时心率仍达次/分以上。
病人还可出现皮肤出汗异常,表现为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无汗,有的病人在夜间睡梦中突然出汗,心慌惊醒,酷似低血糖,但是检查血糖并不低。糖尿病植物神经受累所表现的症状可谓是五花八门。
4脊髓病变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可出现类似慢性脊髓灰质炎的脊髓前角细胞损害,脊髓痨样(称假性脊髓痨)后根、后柱损害,及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相似的后索及侧索变性。这些改变多认为系糖尿病性血管引起的持续性脊髓供血不足所致。
5肌肉病变可表现为骨盆带、肩胛带及四肢近端肌肉萎缩。糖尿病伴有低血钾时可有低钾性麻痹。
神经病变的专业检查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出现是很多的人都不想看到的,糖尿病人是需要注意一下好的检查方法,注意一下好的检查对病人的身体是有很大的好处,糖尿病人要积极的选择好的检查办法,那么,检查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哪些方法?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1、末梢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症等。
3、肌源性疾病(肌纤维)。各类型的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强直性综合症、先天性肌强直、萎缩性肌强直、其他疾病引起的肌病等。
4、周围神经疾病。颈腰椎病、脊柱病(累及神经根及脊髓)、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病毒感染、肿物压迫等、格林——巴利综合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症及腕管、肘管综合症。
5、神经丛疾病。臂丛神经损伤、上下臂丛神经麻痹综合症、腰骶丛、马尾神经损伤。
6、脊髓疾病。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病变、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脊肌侧索硬化病、脊髓空洞以及各种外伤、炎症、肿块压迫等病变、截瘫损害功能的评定。
7、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
检查四肢神经及植物神经、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的神经病变、通过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判断患者神经是否受损及其受损的程度。
神经性病变的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我们熟悉的糖尿病足,主是因为血管病变和感觉神经病变综合影响才导致的。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呢?
一控制三高症状: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到正常范围。
二避免受伤:病程较长的患者,都有或多或少感觉功能的减退。这时侯千万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皮肤受伤。比如洗脚时水不要太热,冬天注意保暖,每天都要检查自己全身的皮肤,特别是四肢,如果有破损赶快处理等等,从细节着手,就能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
三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全面,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因为饮食不规律不科学而导致中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所以,严格的血糖控制,合理科学的饮食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营养均衡指除了日常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必不可少之外,还包括钙、磷、钾、钠、镁等矿物质: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碘、锌、硒、铜、氟、铬等;一些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泛酸、叶酸、烟酸、胆碱等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及膳食纤维等。
四、药物治疗:一些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会有凉、麻、痛等感觉,如果疼痛难忍,千万不要自行服药,一定要上正规医际,听取医生的意见。以免错服。
更多内容:
·糖尿病的并发症四:浅谈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保护
·糖尿病的并发症三: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二: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一: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处理
·糖尿病的几种并发症,有点严重!
编辑:信息中心
单位:医院
别着急,我们慢慢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