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对肾病病情已经恶化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患者而言,通过血液透析可以将其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从而不同程度的缓解恶心呕吐、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甚至昏睡昏迷等诸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状。可以说,血液透析在挽救肾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意义。不过,在透析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因人而异,发生几率也不同。如果发生以下情况,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1.透析失衡综合征: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痛、疲乏、烦躁不安等。其发病率可达10%-20%。严重者可有抽搐、震颤。主要治疗是立即给予高渗性溶液如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给予镇静剂,必要时中止透析。
2.首次使用综合征:主要是应用新透析器及管道所引起的。多发生在透析开始后几分钟至1小时左右。按表现不同分为A型和B型。A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热感,可突然心跳骤停。轻者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泪、流涕、肌肉痉挛、腹泻等。
3.低血压:发病率为20%-40%。典型的低血压表现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等。
4.透析中高血压:主要发生在透析中、后期,其原因不清楚,而且比较顽固,处理困难。
5.透析中头痛:比较少见,其发生率为5%,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神经性头痛。
6.心律失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冠心病、心功能衰竭、心包炎、严重贫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低血压及药物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0%。
7.透析中肌肉痉挛:尽管产生肌肉痉挛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透析中组织缺氧、低钠和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总之,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有效方法。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因为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通过以上总结的血液透析时可能发生的7种情况,希望对血透患者能有所帮助,引起重视,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让透析顺利进行和完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