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直坐着,腰部酸胀还有刺痛?
腰疼的时候用拳头捶捶就能好点?
劳累的时候重休息的时候就能减轻?
······
您也有这些问题?可能是腰肌劳损。
常听人说腰肌劳损,但是腰肌劳损到底是怎么回事?
腰肌劳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范围比较广,但是很多人对于引起腰肌劳损疾病的原因都是缺乏了解的,因此在生活中不能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引起腰肌劳损原因有哪些?1积累性损伤久坐、久站或经常搬抬重物等,腰肌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牵伸状态,受力大而频繁,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损伤,损伤修复后,遗留瘢痕和粘连,局部出现反应性炎症,导致腰肌疼痛。
2体弱、内脏病变体弱、内脏病变也会使腰背部应激能力下降,产生疼痛;妊娠后期腰部负重增加也容易产生腰肌劳损。
3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当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使损伤的肌肉筋膜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致使腰部功能减低,出现疼痛,患者常感腰部无力,阴雨天则腰酸背痛。
4腰椎先天性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人的腰椎由5个互相分离的椎体构成,而骶椎的5个椎体则互相融合成为一块骶骨)。
腰肌劳损出现的症状有哪几点?1、由于腰部乏力,稍有不慎即有“扭伤感”,症状随之加重,并伴有腰活动障碍。临床检查腰部肌肉松软、无力,无明显压痛等一系列腰肌劳损的症状。
2、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腰肌劳损患者会有牵掣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这也作为腰肌劳损的症状。
3、腰部酸楚、疼痛受寒后腰肌劳损调查症状会加重,遇热后症状可缓解。弯腰过久则疼痛加重,直腰困难。这些腰肌劳损的患者中比较常见。
4、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这些也是腰肌劳损的症状。
生活中应注意什么?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腰肌劳损。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防止过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为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腰肌劳损是一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骨病之一,由于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加速腰的退化,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所以预防腰肌劳损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了解的,预防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为您介绍预防腰肌劳损的运动疗法,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预防腰肌劳损应做哪些运动?1转胯运腰运动准备姿势: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全身肌肉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
活动时,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转胯一周为一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其转圈的幅度,可逐渐加大。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能过分的前仰后合。
2转腰捶背运动准备姿势: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腿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活动时,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左右转腰为一次,可根据病情及自身情况,连做30~50次。
3双手攀足运动准备姿势: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
活动时,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可能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可能触及双脚,稍停,恢复直立体位。如此为一次,可连续做10~15次。身体前屈时,两腿不要弯曲,弯曲将影响效果。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弯腰时动作要缓慢些。
4倒走法
准备姿势:双手叉腰或左右摆动,挺胸收腹。
活动时,脚尖稍离或轻擦地面,还要配合深呼吸,即起步时深吸气,向后退步时深呼气。如上反复练习,可根据场地情况走直线或圆圈,最好坚持每日2次,除了准备和放松活动,每次倒行5~10分钟。倒行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步履适中、快慢适度,全身放松,以锻炼后少量出汗、轻微的疲劳感次晨消失为适宜的运动量。
5伸展方式动作一准备姿势: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向前伸,腿部保持略微弯曲。
活动时,脚尖稍离或轻擦地面,身体靠近腿部向下俯低,双手向前伸扶住双腿。保持静止动作30~40秒伸展放松腰部,可反复做3~4组。
6伸展方式动作二准备姿势:坐在椅子上双腿成90度并拢平放保持不动。
活动时,身体挺直然后慢慢地向左侧或右侧旋转,旋转至身体完全朝向左侧或右侧。一只手轻抚腿部,另一只手扶着椅背。保持此动作30~40秒然后还原到另一侧。反复重复动作3~4组。
7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动作一准备姿势:自然站立双脚与肩部同宽,双手各持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活动时,身体保持挺直收腹缓缓地向下,矿泉水瓶贴于腿部两侧自然向下。当身体和腿部成90度角的时候,慢慢地抬起身体至保持自然站立状态。反复重复动作20~30次,做3~4组。
8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动作二准备姿势: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自然放平在地面上,身体保持挺直收腹,双手轻抚脑后双臂张开。
活动时,头部和身体成直线,缓缓地向下,当身体接近于腿部时再缓缓地向上抬起,至身体和腿部成90度。然后重复此动作20~30次,重复4~5组。
预防腰肌劳损的运动疗法要长期的做下去,这样才会有效果,另外在生活中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帮助。
科室简介
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复疼痛科为临床二级学科,该科是全国唯一采用“硬膜外冲击分离治疗术”为核心治疗疼痛疾病的诊疗科室,辅以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臭氧疗法、神经阻滞、中低频理疗、传统手法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疼痛疾病。疼痛科医院9楼,设立病床36张,将秉承全心全意为疼痛病患者,解除疼痛,达到治愈的宗旨,致力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疼痛疾病,为患者创造无痛的轻松生活。
诊疗范围
诊疗特色:“硬膜外药物冲击分离术”,利用药物对神经根进行分离治疗,阻断恶性疼痛,改善微循环,结合手法整复,使疼痛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
1.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急性带状疱疹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等。
2.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3.骨关节疼痛:腰椎骨质增生、关节炎、足跟痛、退行性关节病、髋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腱鞘囊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4.软组织疼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网球肘、棘上韧带炎、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腱鞘炎、肩周炎。
专家团队
主任医师
刘义明
个人简介: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兰州军区疼痛病治疗中心主任,解放军医院疼痛科主任、医院疼痛科主任。
从事疼痛疾病科研与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独创了“硬膜外药物冲击分离技术”,研制了“复方抗炎镇痛注射液”(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了《刘义明论文集》及《疼痛怎么办》两部专著。
年应国家卫生部邀请,赴印尼参加94雅加达国际中国医药卫生成就展示,做了专家演示,并获国家卫生部金奖和大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三次参加国际疼痛学术会议,12次参加全国全军疼痛学术会议。
曾任解放军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成员,爱迪生发明协会成员,西安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颈肩腰腿痛》等6家杂志专家编委,香港出版署顾问。陕西省疼痛学会创始人之一,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鉴定专家库专家。荣立解放军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解放军兰州军区先进典型,兰州军区专业技术尖子,兰州军区科技新星,兰州军区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
刘义明主任的先进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以《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进行专题报道。还被中国科技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华商报、安徽科技报、西安日报、陕西省广播电台、陕西省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美国华文报、巴基斯坦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报道。
研究方向:康复医学、疼痛医学、基础理论及治疗技术。
擅长: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背部疼痛、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岀症、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腰椎骨质增生、髖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骨膜炎、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腱鞘炎、腱鞘囊肿、风湿、类风湿、痛风、带状疱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
副主任医师
蔡安生
个人简介:原解放军医院疼痛科主任。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陕西西安疼痛分会委员,原全军灾难医学会委员。长期从事临床疼痛疾病研究和治疔工作30多年。
擅长: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关节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源性疾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近十年来通过开展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臭氧疗法、椎间孔镜经皮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技术与传统的按摩,针灸,理疔、阻滞治疗及椎管內冲击治疗等建立起了多模式综合治疗疼痛疾病体系。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
编辑:宣传科杨杰
审核:疼痛科刘义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