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讲解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用药事项

15个民间验方偏方,治疗各种头痛特有奇效

导读:偏方是指用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头痛是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疾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主要有外惑头痛内伤头痛两个方面,而外感头痛又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和风湿头痛三类。风寒头痛主要症见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风热头痛主要症见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风湿头痛主要症见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外感头痛的类型较多,通常分为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和瘀血头痛等。肝阳头痛症见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安,胁痛;肾虚头痛症见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血虚头痛症见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痰浊头痛症见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等;瘀血头痛症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外伤史等。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考治疗。

治疗顽固性头痛。

水煎分服,每日1剂。病程较长的朋友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蜈蚣1~2条,太子参20g,或者红参6g,白蒺藜12g,头痛连面或牵引牙龈痛的患者在原方中加细辛3g,生石膏30g。

偏头痛,遇风寒加重。

以上药材共研为细末,瓶装密贮。以消毒纱布一小块,包少许药末,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

本方一般塞鼻3一5分钟后,头痛即逐渐消失。有的塞鼻得嚏后,自觉七窍通畅而痛止。复发时再用仍有效。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以上药物共水煎服。每日数次,连服3~5日。

风热头胀痛。

水煎服,1日2次。

肝阳上亢型头痛。

水煎服,1日2次。

适用于各种头痛。

熬油2小时,用文火下广丹、银粉、银底,用文武火以桃枝、柳枝不断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为止,离火,以柳枝搅冷,将烟出完,倒在石板上,冷后即成。贴足三里、肾俞、关元等穴位,或贴患处。

偏头痛伴耳痛。

韭菜根洗干净水煎取汁,入糖调味。

适用于偏头痛。

先将养麦、白芷粉放入锅内炒热,然后放醋适量,拌匀。趁热摊于纱布上,包于痛侧,冷后焙热再包,可反复使用3次。用时煎服川芎茶调散1日1剂,血虚加当归,气虚加黄芪。

适用于偏头痛。

川楝子去壳捣黏,做成2粒小丸,分别放在2块半张膏药上。然后贴在两侧太阳穴上,并用热水袋做敷熨。

主要适用于风寒头痛剧烈,频繁发作者。

将上药用香油浸泡24小时,然后文火煎药,炸焦去渣,在油中徐徐加入黄丹成膏,再将药倒入冷水浸24小时去火毒备用。亦可将上药煎成汤剂,加水mL,煎至60~80mL盛瓶中备用。发作频繁疼痛剧烈者,将中药汤剂用纱布折叠数层湿敷患处,一般1至2天疼痛可以减轻;继将膏剂少许加热摊在纱布块上。然后贴在患处,每5日换1次。

寒邪犯脑,巅顶头痛,干呕,吐涎。

吴茱萸叶拌上适量酒水,装入袋内,然后蒸熟。做成枕头敷烫后脑部,痛止为度。

风寒头痛,痛及项背者。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生姜捣烂,同入铁锅内炒热,摊在纸上,再滴适量白酒调成稀糊状。趁热将调好的药糊敷于两足涌泉穴。

瘀血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

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将药末炒热,外敷贴头痛处。

适用于痰浊偏正头痛。

将白僵蚕熔后研成细末,用葱白与茶叶煎汤,饮之。

用于风寒头痛,或偏正头痛,伴肢体酸痛。,

将川芎研为细末,加茶末和匀,以沸水冲泡5分钟后,便可饮服。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照片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kmoc.com/jbyf/9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