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医院整理总结出来的一套便于记忆的穴位学习方法。这里是一个适合所有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本方法集图文、理疗手法、功能主治为一体,实时 风府。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风府名意指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本穴物质为哑门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吸湿并化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本穴为天部风气的重要生发之源,故名风府。
舌本。舌,口中之舌也。本根本也。舌本名意指本穴的水湿风气为舌活动自如的根本。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与至柔之性的舌部气血同性,故名舌本。
鬼穴。鬼,与神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湿冷水气也。穴,空窍也。鬼穴名意指穴内为湿冷水气的聚散之地。
2定穴:
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3性能功效:
散风熄风、通关开窍。
4主治功能:
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5养生保健:
每天坚持按摩风府穴,缓解治疗落枕、失眠、神经性头痛、项强、目眩、咽喉肿痛、流行性感冒等。
6配伍应用:
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
7理疗手法:
刺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
灸法:不灸。
按摩:按摩风府穴,可以低下头,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4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
8注意事项: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9现代研究:
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
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
10古文摘录: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11往期回复: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一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二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三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四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五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六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七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第八章(15篇完结)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昆仑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曲差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变——颔厌穴
动力?源于您对我们的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