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依法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年12月1日上午,区防艾委、区卫计局主办,区疾控中心协办的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专题宣传活动在城市森林和谐广场拉开帷幕。
此次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峻昆亲临宣传活动现场,向过往群众发放防艾资料、宣传防艾知识,并带头在“携手抗艾·重在预防”的宣传横幅上签名。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防艾宣传主题公益演出,将防治艾滋病的主题思想贯穿始终,使现场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同时,区防艾委成员单位、区卫计系统医务人员通过在现场摆放展板、免费咨询、义诊义检、发放宣传折页、安全套及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普及防治艾滋病健康知识,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随后
王峻医院,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代表和一线防艾医务工作者,关切询问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治疗情况,代表区委、区政府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鼓励他们要坚定治疗信念、积极乐观生活、坚持治疗。王峻昆强调:一是要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控力度,切实落实好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二是要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避免职业暴露;三是建立艾滋病防控新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此次活动,现场发放安全套余个,宣传资料余份,小礼品余份,接受咨询和义诊义检余人次。摆放展板3个,宣传车2辆。
区防艾委副主任、区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骏全程参加整个活动。市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支队、区防艾委成员单位、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共计50余人参加了现场宣传活动。
下面就跟随小微学习一下
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吧
“
艾滋病如何传播?
●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等)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
“
日常接触会传染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生存能力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常温下,在体外的血液中只可生存数小时,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据美国疾控中心报告,即使是实验室环境,实验室中用于实验的比人体血液和体液浓度高得多的病毒,在干燥几小时后,活性下降百分之九十九。因此,除实验室环境外,含有HIV的离体血液造成感染几率几乎为零。HIV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在外界这些病毒会很快死亡,即使在含有HIV的血液和其它体液中。因此,握手,拥抱,接吻,游泳,蚊虫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等日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
●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
●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
“
艾滋病感染后身体会出现怎么的反应和症状呢?
●窗口期感染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临床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一部分人一直无症状,直接进入无症状期。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大约5-15%的人在2-3年内就进展为艾滋病,另外有5%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可以维持正常达12年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缺损,常合并机会感染。
“
怀疑自己感染,怎么办?
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1.曾经有过高危险行为。如暗娼、嫖客、多性伴者、同性性接触者,共用注射器具的吸毒者及他们的性伴等;
2.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多的地区或血液安全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接受过输血;
3.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的妇女所生的婴儿;
4.配偶是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
“
如何进行艾滋病的检测?
●检测机构:我国各省、市级疾病控制中心、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上述机构在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同时,也提供有关艾滋病方面的咨询,包括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和门诊咨询等。
●时间: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分为初筛和确认两个步骤。初筛酶联试验需要大约2~3个小时,如果用快速试剂进行初筛检测,则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出结果。如果初筛试验阳性需要做进一步复检和确认。
●国家规定,各级检测机构严格保护被检测者隐私。
“
如何进行艾滋病的治疗?
虽然目前尚无有效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但抗病毒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
政府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人体内病毒含量,降低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抗病毒治疗可促进对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服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