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讲解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用药事项

王福林中国针灸医生援外医疗在马达加斯加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马达加斯加是印度洋上的一个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这里的自然景色秀美,人民淳朴善良。当第21批中国援马医疗队来到马达医院时,医院及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中国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国针灸得到当地患者、华人华侨的信赖及称赞。由于长期病魔的摧残,使有些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时救治,从他们痛苦的眼神中,感到多么渴望中国医生能尽快解除病痛的折磨,盼望早日恢复健康。中国针灸医生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克服艰苦的生活环境,适应简陋的工作条件,尽快熟悉了语言进行交流,对患者一视同仁,时刻关心和体贴患者,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为马国患者精心治疗,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甘肃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王福林主任中医师率领中医针灸科,发挥中医药优势,在马达加斯加岐黄中医学院、岐黄中医诊疗中心拓展了中医诊疗项目,患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治疗急性腰扭伤、急性痉挛性胃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神经性头痛、脑梗塞后遗症、先天性脑瘫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享典型验案2则,总结报告如下。

——王福林

王福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现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风湿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五级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擅长于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骨病及颈肩腰腿痛,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对风湿骨病诊治颇有建树。临床经验丰富,深受患者信赖。

病例1:痉挛性胃痛

患者Jonoh,男,42岁。

初诊:年12月1日。患者胃脘部疼痛间歇性发作约1月,加重天。近1月来,患者因夏季天气炎热,贪凉食冷饮过度,致上腹胃脘部疼痛,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医院就诊,给予西药治疗(药物不详),病情有所好转。近天又因雨后受凉而加重,突发痉挛性胃痛,而来求治。刻下症:上腹部胃脘胀满剧痛,难以忍受,可向中下腹甚至向胸前、后背放射,兼见泛吐酸水,得温痛减,恶寒喜暖,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紧。

诊断:中医诊断:胃脘痛;西医诊断:痉挛性胃痛。

辨证:寒湿犯胃,脾失健运。

治则:散寒除湿,和胃止痛。

治疗:(1)针灸:以胃之下合穴、募穴为主。主穴为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配穴为神阙、胃俞。操作:远端穴持续行针1~分钟,直到痛止或缓解。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CQ—BS7,每次治疗半小时。(2)方药:选用“香砂养胃丸”治之。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经上方案治疗2天后,患者胃脘痉挛性疼痛明显缓解,稍有泛酸不适感。继上方案治疗,神阙可用隔盐灸。如上治疗天后,胃脘疼痛症状消失。近来随访,病已痊愈,未再复发。

按语: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穴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配合理疗,具有温热镇痛、解除痉挛、调整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等作用,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方中白术醒脾开胃;半夏燥湿健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香附、木香、陈皮、厚朴、砂仁、豆蔻舒畅气机,兼以化湿,温中止痛,且香附有疏肝解郁之功;枳实化滞解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温中和胃止痛。针灸、理疗配合中药治疗,辨证准确,治法适宜,方证相符,药简效专,疗效显著。预防措施:1.禁食生冷、辛辣和偏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韭菜;少吃含淀粉类食物,如土豆、粉丝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2.平时注意腹部保暖,也可用拇指按压中脘穴、下脘穴、足三里穴5~10分钟。.建立规律的饮食起居非常重要,多做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对提高机体抵抗力非常有益。这些预防措施,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性胃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病例2:神经性头痛

李某,女,2岁。

初诊:年12月15日。患者间歇性头痛发作约2年余,加重1月。每遇精神紧张、生气诱发加重,发作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头部胀痛、沉重感,有时头部亦感“紧箍”不适,医院诊治,内服“镇脑宁”、“谷维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疗效欠佳。近1月来,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而头痛发作。刻下症:头部胀闷疼痛,以右侧头痛为主,多为颞侧、前额部、头顶部及后枕部疼痛较甚。伴头晕目眩,睡眠不佳,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

辨证:肝阳上亢,气血失和。

治则: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治疗:(1)针灸疗法:按部位局部选穴和远端循经选穴。主穴为风池、太阳、头维、率谷、头窍阴、百会、合谷。配穴为太冲、三阴交。操作:头痛急性发作时,每日治疗1~2次,每次留针时间宜长,0分钟~1小时。(2)推拿手法:一指禅推项部和前额部,按揉风池、风府、天柱、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等穴,拿头顶、肩井,扫散颞部等。基本操作:①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身后,以一指禅推法沿项部两侧上下往返治疗~5分钟;按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2~分钟;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穴,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5次;拿两侧风池,并沿项部两侧自上而下操作4~5次。②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站其身前,以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再至太阳,往返~5次;按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2~分钟;扫散两侧颞部,约1分钟。③推桥弓,自上而下,每侧各20余次,两侧交替进行,旨在潜阳;扫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数十次,并配合按角孙穴;按揉太冲、行间穴,以酸胀为度;掌擦法斜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心理疗法:通过良性的语言诱导和特殊的视觉想象训练,使患者较易出现放松后愉快的心情体验。如辅以轻松的音乐与舒适的室温,可以调节紧张心理,调节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性,达到身心松弛,使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朝着有利于放松和睡眠的方向转化,从而改善头痛和睡眠。

经上方案治疗5天后,患者头部胀痛基本消失,头晕失眠明显缓解。继上方案巩固治疗,属患者经常揉搓脚心涌泉穴,手掌心劳宫穴,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失眠。要坚持每天按摩两次,每次按摩20~0分钟为宜。在做足部按摩时可采用均匀渗透的方法,指关节用力要均匀,力度不要过重。如上再治疗2天后,患者头痛诸症状消失。近来随访,未再复发,能参加正常工作。

按语: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与精神紧张、生气有关。神经性头痛源于头部肌肉紧张收缩,头部呈紧束或压迫样,有沉重感,常为跳扯痛,吸烟饮酒过度时会加剧。多因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睡眠不足引起。采取中医针灸疗法可疏调经脉,通络止痛。头部穴位为局部选穴,可调和经络气血;远端选穴均为同名经穴配合,一上一下,同气相求,可疏导经络气血。推拿手法可舒经通络,解痉止痛。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推拿手法,是缓解神经性头痛的有效疗法。心理疗法可改善患者既往的不良情绪,在全身肌肉放松的基础上,患者能体会到精神与心理的同时放松。且因其具有心身同治的效应,对于伴有情绪障碍的头痛及睡眠患者尤为适宜。综上所述,采用针灸疗法、推拿手法、心理疗法综合治疗神经性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吸烟、少喝酒,饮食宜清淡,并有所节制。注意保暖,尤其冬天外出时应注意头部的保暖。另外,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晚饭后多散步,平时坚持打太极拳、八段锦,对于本病的康复及预防均能起到较好作用。

温馨提示:

*最近添加小编







































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kmoc.com/jbyf/88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