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有个头疼脑热的很正常,头疼可谓是人们最常见的表征之一了,精神紧张可以诱发头疼、睡眠不足可以诱发疼痛、过度疲劳也可以头痛……很多时候,去检查还根本找不出什么问题来,不过头痛既不是可以放任不理的“小毛病”,也不是谈之色变的“顽症”。
头痛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
器质性多是一些健康问题引发的,诸如神经变性、血管损伤、肿瘤等。
功能性的就是没有什么实质的健康损伤,如果遇到“变化”“严重”“反常”的头痛发作,切记需要尽快检查,对于偶尔的头痛,检查没有原因,的要做好保养,中医在预防头痛上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偏头痛病因复杂,寒气颇盛、湿浊颇重、气血虚弱、血络瘀阻、肝气不畅、肝阳上亢均可导致头部经脉的阻塞,进而出现头痛、偏头痛。
所以在调理头痛的时候,不能只得头,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所属经络来诊治。
我们可以按照疼痛的不同部位来辨别是哪条经脉上的头痛,然后取相应经脉上的腧穴,用灸法来进行调理。
中医把头痛按部位分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四类。
阳明头痛
常取的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找合谷穴时,先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在第二掌骨中点的食指侧。
合谷穴有个简单取穴法,用我们其中一个拇指指间关节的横纹,正对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虎口边缘上,则拇指尖下即是合谷穴。
合谷穴是一个止痛的要穴,如头痛、牙痛,都可以按压这个穴位。
少阳头痛
调理少阳经的头痛,常用的穴位是外关穴和足临泣穴。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
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大成》:乳肿痛,足临泣。《图翼》: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金鉴》: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疼合头眩。
太阳经头痛
一般取手上后溪穴和脚上的束骨穴。后溪穴怎么找呢?先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也就是握拳后,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
束骨穴在我们的脚外侧,脚小趾和脚掌关节的外侧缘,赤白肉际处。束骨穴有通经活络,清头明目的功效,是调理神经性头痛的要穴。
厥阴经头痛
头顶痛是属于厥阴经头痛,这时候我们取内关和太冲穴。内关穴在我们的腕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是。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本穴可以调理头痛、眼睛充血、恶心呕吐、胸肋痛。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所以调理足厥阴肝经的头痛很有效果。太冲穴在脚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结合部后一寸的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