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门诊经常会遭遇到头痛的病人:有诉说太阳穴跳痛的、有说面部抽痛的、也有说后脑勺胀痛的……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头痛是神经科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造成头痛的病因有很多种,比如说血管因素引起的偏头痛,情绪因素诱发的紧张性头痛,感染因素导致的神经痛等等,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头痛的性质、部位、起病年龄、伴发症状、持续时间来进一步明确,不可一概而论。
日常生活中发生头痛很常见,因为只要是任何头颅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比如说皮肤、肌肉、血管、神经、骨膜、牙龈等任何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都会引起头痛的主观感觉。头痛的病因千千万!牢记“PLACE”口诀,可以对头痛的可能原因做出初步判断:
1.P(position)部位:偏头痛的部位主要以单侧太阳穴发生的头痛较为多见;神经痛的部位多符合三叉神经或者枕大神经等特定神经分布的范围;紧张性头痛以双侧前额部或枕后区疼痛为主;而丛集性头痛的位置通常固定于一侧眼眶周围;所以问清头痛出现的部位对于判断原因来说非常重要。
2.L(lastingtime)持续时间:偏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天左右,多在睡眠休息后消失;神经痛发作时呈现闪电样特征、仅仅维持数秒至十余秒,发作间歇可以完全正常;丛集性头痛每次会有持续4至8周的发作期、并且往往会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发生,故有“闹钟性头痛”之称。
3.A(age)发生年龄:偏头痛的发病年龄一般较小,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发生;紧张性头痛则在20-40岁女性当中发病率比较高;神经痛则以40岁左右的中年起病较为常见;丛集性头痛的发生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
4.C(character)性质:对于头痛性质的描述亦十分重要,如果表述为“一跳一跳”的搏动性头痛,提示偏头痛的可能性比较大;“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感觉的短暂剧痛,则可能为神经痛的表现;像“箍了顶帽子一样”的压迫紧缩感、极有可能是紧张性头痛;用“钻、剐、烙”等词汇来形容的头痛、多属于丛集性头痛;听到“雷击样”、“霹雳样”程度异常剧烈的头痛,就要警惕性质比较严重的譬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之类的重大疾病了,那就真需要去做CT或者MRI排除一下。
5.E(symptomexpression)伴发症状: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大多会有幻觉,甚至还会在一侧视野里出现城堡样、锯齿样的闪光,有偏头痛的朋友们可以对号入座一下,头痛发生时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可以合并头昏眼花、失眠惆怅、焦虑抑郁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丛集性头痛发作时会有面部潮红、流泪、结膜充血等征象;而脑出血、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则多伴有偏侧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局部性神经系统异常。
头痛很常见、痛起来真要命!头痛的原因千千万、如何甄别是关键。PLACE口诀当中,询问清楚疼痛的“部位”与疼痛“性质”两样尤为关键。
如果一不小心发生了头痛,医院神经内科咨询就诊,便于合理诊治。
医院神经内科—
供稿:神经内科高西平